冷干機,即冷凍式壓縮空氣干燥機,是一種利用壓縮空氣的溫度變化來去除空氣中水分的設備。其工作原理基于空氣冷卻凝結水分的物理現象,通過降低空氣溫度,使水蒸氣凝結成液態水,然后通過排水系統將其去除,從而達到干燥壓縮空氣的目的。
冷干機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:
壓縮空氣進入:壓縮空氣從進氣口進入冷干機。
預冷處理:壓縮空氣首先進入前置后部冷卻器(或稱為熱交換器的預冷部分),通過降低高溫壓縮空氣的溫度來進行預冷。這一步有助于初步降低空氣中的水蒸氣含量,為后續的凝結過程做準備。
深度冷卻與凝結:經過預冷的空氣進入蒸發器,這是冷干機的核心部件。在蒸發器內,制冷劑吸收壓縮空氣的熱量并發生汽化,使得空氣溫度大幅度下降,從而產生大量的冷凝水。這些冷凝水通過擋水板或汽水分離器的引導,流入存污水容器中。
排水:存污水容器中的冷凝水通過自動排水系統被排出機外,確保干燥效果。自動排水系統通常包括浮球式排水器或電子自動排水器,它們能夠根據水位變化自動開啟或關閉排水孔。
溫度回升:在經過冷凍和分離后,干燥后的空氣再進入回溫器(或稱為二次冷凝器、預冷回熱器),使空氣溫度回升到適宜范圍(如20℃左右),從而有效預防出口空氣管道結露、滴水或生銹等問題。
冷干機的制冷系統是其關鍵組成部分,主要包括壓縮機、冷凝器、膨脹閥(或節流機構)和蒸發器。這些部件協同工作,完成制冷劑的壓縮、冷凝、膨脹和蒸發四個過程,從而實現連續的制冷循環。具體過程如下:
壓縮機:將蒸發器產生的低壓低溫制冷劑蒸氣吸入氣缸內,經過壓縮后,制冷劑蒸氣的壓力和溫度都會有所升高。
冷凝器:高壓制冷劑蒸氣在冷凝器內與溫度較低的環境空氣或水進行熱交換,從而冷凝成為液態。冷凝器可分為風冷式和水冷式,具體選擇需根據用戶實際情況決定。
膨脹閥:液態制冷劑經過膨脹閥進行降壓和降溫處理,再進入蒸發器。膨脹閥有內平衡式和外平衡式之分,用于調節進入蒸發器的制冷劑流量。
蒸發器:在蒸發器內,低溫低壓的液態制冷劑吸收壓縮空氣的熱量并發生汽化,使得被冷卻的物體得到有效的降溫。同時,制冷劑蒸氣又被壓縮機重新吸入,開始新一輪的循環。
此外,冷干機還配備有控制系統,用于監控和控制設備的運行狀態,包括溫度、壓力、排水等。通過精確的控制,冷干機能夠確保穩定的干燥效果,滿足各種工業應用的需求。
總的來說,冷干機的工作原理簡單而高效,通過降低空氣溫度使水蒸氣凝結成液態水并排出機外,從而實現壓縮空氣的干燥。這一過程中涉及多個關鍵部件和復雜的熱交換過程,但總體目標是提供干燥、清潔的壓縮空氣以滿足工業應用的需求。